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正文

【腾讯视频】从40岁到80岁,半个月接诊8例急性心肌梗死

来源:Bevictor伟德官网 - 韦德(中国)体育-伟大始于1946  更新时间:2024-09-19 09:06:35

最近这半个月,从岁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心内科陆续接诊了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到岁患者,年龄跨度从40岁到80岁,月接有些人病情还十分凶险,诊例所幸绝大部分人被救过来了,急性其中只有一位患者全力抢救后还是心肌腾讯视频不幸去世。

该科医师郭鑫提醒,梗死急性心梗有明显前兆,从岁一旦发作必须立即就近救治,到岁不能犹豫耽误。月接

 郭鑫医生(右一)、李小龙医生(右二)在进行急诊介入手术

10分钟,急性迅速打开“救命通道”

郭鑫回忆,心肌这8例中病情最凶险的梗死那位患者大约下午6点在家出现胸痛、呕吐、从岁大汗淋漓,随后突发丧失意识。在120急救车送到急诊的过程中,持续进行了胸外按压。夸克入院时呼吸心跳恢复,但患者仍处理昏迷状态,血压很低。心内科值班医生会诊汇报情况后,科主任黄进当即诊断“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,心源性休克”,绿通抢救在黄主任的调度下随即展开。

“对于这一类的急性心梗,会采用冠脉介入手术抢救治疗。”郭鑫和李小龙医生以及麻醉师、护士、技师立刻准备手术,同时患者已经用药维持生命体征,另一方面值班医生也完成了和家属的详细谈话。

手术台上,10分钟时间,医务人员迅速开通了血管并为患者闭塞动脉血管内植入了一枚支架。随即又安装主动脉球囊进行反搏治疗(IABP),汽车之家目的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。手术很顺利,之后患者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(ICU)。

然而,之后的情况并不是一帆风顺。患者在入院前的呕吐造成食物残渣误吸入气管,从而引发吸入性肺炎,患者还接受了气管插管、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等治疗,之后转到冠心病监护病房(CCU)继续医治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位患者其实病情很重,但他的家属在120急救人员到达前就已经尝试做了心肺复苏按压,实属难能可贵。

 箭头处可见中段血管闭塞,远端已没有血流

箭头处可见植入支架后,远端血流恢复

急性心梗来势汹,迟疑就医难活命

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健康挑战,而冠心病是其中的“头号杀手”,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,如果不及时救治,死亡率极高。

郭鑫告诉记者,前文提到有一位患者没救成,这位患者有多年高血压、糖尿病病史,但没有规律服药并监测血压血糖。发病时左侧上肢突然疼痛,伴有胸闷、恶心、呕吐,大汗,症状持续不缓解。遗憾的是,出现症状拖延了两个多小时,患者才到医院就诊。

“其实患者的症状已经比较典型,入院后的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更明确是左主干血管完全闭塞,尽管我们的团队竭力给与救治,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。”黄进主任指出,患者心肌梗死时间过长,并且是左主干闭塞,相当于左半心脏长时间没有供血,这类情况是急性心梗中极为凶险的,死亡率很高。因此,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,并尽早就医,是“救命”的关键,越早诊治,患者获益越大。

小贴士:学会识别急性心肌梗死

急性心梗发作,有一些典型的症状表现,包括持续性胸痛,一般超过30分钟且不易缓解,常常伴有大汗,同时还会出现心律失常、发热、恶心呕吐、低血压、休克等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;有冠心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的人群,出现上述症状时更应高度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。

• 胸痛:是最突出的症状,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,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。疼痛可放射至左肩、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,或至颈部、咽部或下颌部。

• 心律失常: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,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。

• 全身症状:发热、心动过速、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。

• 胃肠道症状: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、呕吐和上腹胀痛。

• 低血压和休克:疼痛期间血压下降,且表现为烦躁不安、面色苍白、皮肤湿冷、脉细而快、大汗淋漓、尿量减少等。

• 心力衰竭: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,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,或在疼痛、休克好转阶段出现。

 黄进主任(左)、郭鑫医生在进行介入手术

专家提醒,学会甄别病情发作的同时,还要做好疾病预防。首先是控制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危险因素。“有高血压的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,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,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高血脂患者要控制饮食,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。糖尿病的患者则应积极控制血糖,定期监测血糖,遵医嘱进行治疗。”

此外,郭鑫认为,日常生活中要戒烟并避免吸二手烟,并控制体重,倡导低盐、低脂、低糖饮食,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。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熬夜。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过度紧张、焦虑、愤怒等不良情绪。

“同时建议大家重视体检,有可能的话学习掌握一点急救知识。”具体而言,郭鑫表示对于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,应定期进行体检,包括心电图、心脏超声、血脂、血糖等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并及时治疗。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自救和互救。

通讯员 郭鑫  唐晓

供图 刘艳玲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


校对 陶善工


推荐新闻
最新资讯
返回顶部